《故都的秋》優質課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一必修上) |
||||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 語文教案 → 教學設計 2022-05-07 手機版 | ||||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散文的能力。 2、結合作者的性格特點和所處的時代特點,探究蘊含在文中的情感。 3、賞析語言,提高語言鑒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 4、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方法。 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配樂朗讀法 閱讀鑒賞法 討論探究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音頻 教師端和學生端平板 教學過程 導語 秋,以其獨特的魅力,牽動著你我內心深處的情愫。它是李璟眼中的“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綿綿悲情,是陸游耳中的“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寂寞鄉愁,是王勃詩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中的壯麗多姿,更是毛澤東心中的“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勃勃生機。今天,讓我們走近故都,來欣賞郁達夫筆下的北國之秋的美景吧! 解題 故,有從前、過去之意,含懷念、眷戀之意。另有歷史滄桑、文化厚重之感。 整體感知 速讀全文,理清思路,看寫景內容分布在哪些段落。 分析鑒賞 一、朗讀一二兩段,找出文眼,分析其作用,并體會作者情感。 文眼:清、靜、悲涼 作用:提綱挈領,寫出秋的特點,奠定本文情感基調。 二、觀秋色、聽秋聲、品秋味,賞析五幅畫面。 1.清晨靜觀圖: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展示:修飾語——領會意境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象喇叭似的牽;ǎǔ瘶s)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舊夢。 ——周作人 明確: 通過修飾語的品讀,讓學生體會到畫面的特點。在朗讀、揣摩中,慢慢體會文人高潔、雅致的情懷。 2.槐蕊輕掃圖:庭階多落蕊,慨然已知秋。 指導學生分析畫面特點,找出重要詞句加以品味。 3.秋蟬殘鳴圖:疏林敗柳寄此生,涼時不似熱時鳴。 4.秋雨話涼圖:宿雨朝來歇,枝間秋氣清。 5.秋日勝果圖: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橘黃棗綠時。 明確: 教師重點分析前兩幅畫面,引導學生進入意境,領會北國秋的特點——清、靜、悲涼。(學生分組討論,參與其中,學會品讀、概括) 回歸課本 一、學生閱讀12段,找出中心句。 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明確:“春女思,秋士悲”,傷秋是人類共同的感觸。 二、作者的悲涼從何而來? 1.客觀方面:秋色是冷色的;秋聲是寂靜與落寞的,秋味是悲涼的,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這是景物固有的特征。 2.主觀方面: ①個人性格:抑郁善感 ②時代背景:20世紀30年代,中國社會連年戰亂,民生凋敝。讀書為謀生,輾轉程,顛沛流離,飽嘗人生哀痛。 ③文藝觀和審美追求: 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的遁世文學”。文中“悲涼”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作者對整個人生和時代的感悟。 知識遷移 一.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詞語,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C)。 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選材和行文方式,____________ ①所以古人常有“傳神”“神韻”等說法。 ②沒有了它,一篇散文就散了架,也就支撐不起來。 ③而散文的“神”主要指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情緒、主題、意蘊、發展線索等。 ④如同兼具形體和精神才能成為活生生的人一樣,好的散文也應該“形”“神”兼備。 ⑤可以說,“神”是散文的主心骨。 ⑥好像一個人的精神等內在東西,你只有經過細細琢磨才能感受到。 A.②①③⑤④⑥ B.③⑥⑤①④② C.③⑥⑤②①④ D.②①③⑥⑤④ 二、請你仿照《天凈沙 秋思》將本文片段改寫為一首詩詞或小曲。再為班級“天涼好個秋”主題活動寫一首小詩。 教師示范1: 天凈沙 秋思 、 秋院破屋人家, 碧空飛鴿濃茶, 蟬鳴槐蕊落花 秋風蕭颯, 落寞人在天涯。 老師示范2: 秋之韻 溫軟、歡欣,枝葉間,桂花香氣縈懷。晴空云鶴無意,詩情萬里與風飛?慈~顫、花舞,讓我怎樣迎接你啊,盎然的秋? 微雨淅瀝,朦朧懷想中。嘆往事,似流水,心沉,愁已老。讓我怎樣與你執手相隨,深沉的秋? 吹紅了柿子,養肥了蟹黃。碩果累累滿枝頭,駐足,聽笑語吟吟,樂聲沉醉。讓我怎樣與你深情凝望,熱烈的秋? 課文總結 故都的秋是一首詩,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是一幅畫,美麗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杯茶,清澈而醇香。故都的秋是一首歌,甜美而蒼涼;悲秋不等于悲嘆,哀愁不等于沉淪,郁達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時暗示我們:只要人類還在,文化不死,傷春的淚就流不盡,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課下作業 感受自然風光,捕捉心中美景。供選題目:《自然一片天》、《風月無邊》。 板書設計: 文眼:清、靜、悲涼 1.清晨靜觀圖: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2.槐蕊輕掃圖:庭階多落蕊,慨然已知秋。 以情馭景 故都的秋 3.秋蟬殘鳴圖:疏林敗柳寄此生,涼時不似熱時鳴。 4.秋雨話涼圖:宿雨朝來歇,枝間秋氣清。 情景交融 5.秋日勝果圖: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橘黃棗綠時。 首尾呼應,抑南揚北 趙仁宏 |
·語文課件下載
| |||
![]() (可直接打印) | ||||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師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