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二輪復習備考:實用類文本閱讀解題技巧之調查報告 |
||||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 教學文摘 → 高考復習 2022-05-17 → 手機版 | ||||
調查報告是常見的實用類文本,是根據調查研究的成果寫出來的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書面報告,它通常反映重大事件、新生事物、突出的典型、重要的經驗和嚴重的問題。調查報告的敘述方式慣用第三人稱,一般由標題、前言、主體、結尾四個部分組成,有較強的針對性,材料豐富翔實,提供讀者規律性認識。調查報告的種類主要有情況調查報告、問題調查報告和典型經驗調查報告等。 調查報告立足于事實,事情的敘寫在文本中占有較大的比重。諸多事情的背后究竟隱含著的哪些“深層意蘊”“人生價值”“時代精神”,是命題者不會輕易放過的。因此,要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看到許多有待探究與闡發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用理性的認知去加以判斷。概括起來,調查報告的閱讀題目可以歸納出如下幾類: 一、觀點與材料是否統一類 調查報告嚴格意義上是論述性文本,既要有明確的結論觀點,又要注意觀點推理的真實可靠性。所以觀點和材料是否統一是這類文體閱讀最基本的要求。命題者常常這樣設題: 咂韃楸ǜ嬉昧舜罅渴藎髡呶裁匆庋矗ㄓ惺裁春么Γ殼刖倮得鰲� 可如此回答:用數據說話,增強了報告的真實性,可以使讀者對×××人物的了解更準確、更具體,使×××觀點的得出更加科學合理…… 二、觀點科學有效性質疑類 讀文章不能人云亦云,讀調查報告更應該具有質疑精神。命題者常常會引導讀者對報告進行必要的審視和質疑。常見的設題方式有: 這份調查報告主要是通過什么方式進行調查的?你認為用這種方式得出的結論是否合理? 可如此回答:本調查報告是通過抽樣調查法來進行調查的。抽樣時能關注到樣本的典型性、區域性、受教育程度、年齡、性別等各種因素,因此,樣本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所獲得的數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在整理與歸納所得的材料時,作者對獲得的數據進行了列表,篩選出相關數據說明問題,結合調查的目的,最終得出調查的結論。 三、概括背景與明確意圖類 調查報告的調查對象應具有典型性,只有被調查的對象具有典型意義,調查報告才真正具有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因此,命題者常常這樣設題: 本文的開頭部分為什么要詳細說明樣本抽查的形式與方法?在數據材料的運用上,本文有什么特點?請你結合文章,進行簡要分析。 可如此回答:本文開頭對樣本抽查的形式與方法進行詳細的解說,體現的是調查報告的科學性、客觀性的特點。對抽樣方式的詳細說明,更能體現作者進行調查時的科學與嚴謹,所獲得的調查結果更具有典型性與代表性。 四、文本的社會價值評判類 “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也是調查報告考查的內容!拔谋井a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高考考查一般會以正面的為主。例如: 讀了該報告,針對我國閱讀現狀,聯系社會實際,你對全民閱讀有怎樣的建議與思考? 這是一道典型的社會價值類問題,答案已經超出了文本自身。答題時既要整理概括報告中分析指出的問題,還要聯系現實與社會實際!敖ㄗh與思考”更是創新作答,應注意思路與邏輯,做到有理有據、思路開闊,不能單刀直入。 模擬演練 關于企業家閱讀的調查報告 有人說,閱讀等于競爭力;有人說,讀書是提高工作能力的一項基本功。作為企業管理層,他們是否也認同這種說法呢?《中國圖書商報閱讀周刊》在京滬粵浙四地,對企業管理層讀書的基本情況展開了調查與研究。 一、 在關于“過去一年,大約讀了多少本書”的調查中,回答“10本以下”的居多,為55.10%;“11~20本”的為30.61%;“21~50本”的為10.20%;“51~100本”的為4.08%。在調查的企業管理人當中,沒有人一年的閱讀量在100本以上。 與此同時,在讀書時間方面,最近半年與前一個半年相比,讀書時間“增加了”的為25.00%;“基本一樣”的為33.33%;“減少了”的為41.67%?磥砥髽I管理層因為承擔的日常性事務多一些,能閱讀的時間非常有限。 不過,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給現代人帶來了極大便利,除了傳統的圖書、雜志、報紙、電視等媒體形式,互聯網、手機、電子閱讀器等多媒體的出現,極大豐富了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方式。那么在這些媒介中,企業管理層認為哪種方式對自己的閱讀最有幫助呢? 選擇“圖書”的占45.10%;“雜志”占17.65%;“報紙”占13.73%;“電視”占15.69%;“互聯網”占60.78%;手機占3.92%。無疑,互聯網正成為企業管理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媒介。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主要針對高端人群的手機網上業務,還沒有被廣泛地認同和使用。 二、 在針對“影響購買圖書的主要因素”的調查中,不管是針對女性讀者的調查,還是針對企業管理者的調查,首先影響購買圖書的主要因素都是“圖書內容簡介”。62.75%的企業管理人購書主要是看自己是否被內容簡介打動。 書店店員的推薦作用也并不弱,占到11.76%。因為企業管理者社交圈比較廣,52.94%的人選擇“熟人推薦”;對于出版社而言,沒有什么比出版一本好看的書更有說服力;受“價格”因素影響的占13.73%;受封面設計影響的占7.84%;從9.80%的選擇者來看,大家“對形式的要求要小于內容”,沒有一個人受“圖書厚薄”影響;認為受“書名”影響的占9.80%;“出版單位名氣”也比較重要,11.76%的人看重出版社品牌;作者知名度在企業管理者心中不是最重要的,但仍然有23.53%的人會“看人買書”;現在各大出版社都很看重自己的書是否“榜上有名”,名氣當然重要,但對企業管理者來說,名氣并不具有絕對的推銷力量,只有17.65%的認可它;而37.25%人選擇相信“媒體的書訊和書評”。 當然,網上購書的情況也值得注意,F在網上購書的主體是“三高一中”人群,所謂的“三高一中”是指學歷高、職位高、收入高的25~40歲人群,這部分人恰恰是企業管理層的主要組成部分。而且,94.12%的企業管理人自購圖書主要是給自己看。 三、 有人說,在人類進化史上,互聯網是“鉆木取火”以來的最大進步。并且說,人人家里的每一個電器都將有一個IP地址,人的一切生活和工作都將要實現智能化。 可是,任何媒介都是雙刃劍,既惠澤于人,又可能造成傷害。隨著數字技術的普及,人們的閱讀興趣和目的發生令人遺憾的負面遷移:讀書熱點從世界名著轉向實用書再轉向娛樂書。追求知識豐富、精神修養、人格完美的閱讀興趣大不如前了。因此“網絡閱讀”受到了許多人的詬病,認為它消融了人們的讀書情結。 調查發現,79.17%的企業管理人每天上網的時間至少在2~3小時;每天1~2小時的占14.58%;4.17%的人每天的上網時間在1小時之內;只有2.08%的人只是“偶爾上”。無疑,現代人的工作、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調查發現,如果一味地去否定“網絡閱讀”,也不見得會提升圖書閱讀率。對于政府、閱讀推廣機構和廣大網民來說,如何引導網絡閱讀,如何利用網絡閱讀,或許能更好地解決現代人的閱讀問題。 四、 在調查之前,我們預測可能“財經類圖書”是最受企業管理層歡迎的圖書。但在關于“一般都閱讀哪種類型的書籍”的調查中,結果出人意料。盡管也有40.00%的人選擇財經類書籍,但與“生活類”高達54.00%的比例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此外有42.00%的人選擇“社科類”;32.00%的人選擇了“娛樂類”;選擇“文學類”的占26.00%;“人物傳記類”占4.00%;2.00%的人選擇其他;沒有人愿意讀“哲學類”。 由此可見,企業管理人平時工作繁忙,在閱讀傾向上都比較偏向于輕松閱讀,不太喜歡沉重嚴肅的書籍。同時,企業管理層的工作壓力大,在忙碌之余,希望能在復雜多變的社會以及工作環境中得到減壓、放松,獲得一份安寧平和的心態,因而生活類圖書受到追捧。 (選文有刪改) 1.請結合全文回答:作者對企業管理人利用網絡閱讀持怎樣的觀點? 答: 2.目前各類圖書市場可以說是豐富多彩,也可以說是泛濫成災,請你結合實際給學校圖書館管理員提提建議。 答: 侯曉旭 |
·語文課件下載
| |||
![]() (可直接打印) | ||||
『![]() ![]() ![]() | ||||
【教師投稿】 |